其他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目次和摘要
2023年第1期
目 次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宋培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源、学术体系与政治实践
赵 鑫:国家创新体系提质增效的制度保障与完善路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边疆学研究
学科主持人:马大正研究员
李国强:建构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考
孙宏年:中国边疆学发展趋势前瞻的思考
马大正:回忆与思考:中国边疆学探索之路尚在行进中
语言国情研究
学科主持人:郭熙教授
郭 熙:海外华语传承的历史经验与国际中文在地化传播
李计伟: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应变与植根
王文豪: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变迁与华语传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罗明军,和光翰:动态社会均衡:多民族互嵌社区交融的内在逻辑——以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村为例
郭思思,郭家骥:多民族生态文化融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管理学研究
李建军,段忠贤:农村人口文化资本对数字鸿沟的影响及政策启示——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研究
吴剑平,刘 敏,等:基于风险效用模型的企业分层创新激励路径研究
刘林杰:中国城镇化率影响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吴兴帜,王稳稳:雅俗共赏:手工艺遗产存续形态研究
朱 阳:景德镇手工艺模块链产业模式概念
教育学研究
蔡 昱:“立心”对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
2023年第1期
摘 要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源、学术体系与政治实践宋培军
理论框架体系的内涵包括理论框架、理论体系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框架体系。从世界现代化时空坐标的角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框架体系的历史起源、学术脉络、政治实践,是中国社会科学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作为全人类共同价值,首先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民族民主国家形态与现代公民国民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中国学术界不仅在20世纪30年代达成了“现代化的历史共识”,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初步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体系。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框架体系之所以能够大大超越欧美二战后诞生的西方现代化理论,不仅有历史依据、学术体系支撑,而且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鲜明特色。
国家创新体系提质增效的制度保障与完善路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赵 鑫
党的二十大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度优化提供了一套系统的中国方案,从中汲取方向性指引,对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尽管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然面临国家创新人才供给不足、政府与市场关系定位模糊、公众参与国家创新体系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事实上,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多元的制度保障,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健全的党的领导制度、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经济依托、政治基础与法治支撑。在党的二十大的指引下,今后我国理应积极优化人才培育与引进战略、增强国家创新体系的民主参与、营造完善的合规科技体系、加强产学研全面融合,推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迈向一个新台阶。
建构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思考李国强
中国边疆学是哲学社会科学中一门以中国边疆为研究对象的独立知识体系,构建自主性、原创性的知识体系,是中国边疆学的时代命题和理论任务。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在对我国边疆全面、科学认识,以及对我国边疆实践经验予以整体性、规律性总结基础上,形成学理化、系统化的一般性知识体系。正确的理论指引,科学的理论思辨,系统的理论逻辑,是构建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条件。只有构建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揭示边疆历史本源、探寻边疆历史规律;才能为推进当代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中国边疆学发展趋势前瞻的思考孙宏年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学术界开始构筑“中国边疆学”的探索,30多年来取得积极进展又存在争鸣、分歧。当前,中国边疆学作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今后一定时期将以中国边疆历史自主知识体系为基础,构建中国边疆学自主知识体系;加快构建学科体系,努力成为“新兴交叉学科”的一级学科;多学科融合,多机构合作,协同攻坚,加快构建中国边疆学“三大体系”。
回忆与思考:中国边疆学探索之路尚在行进中马大正
文章回顾了马大正先生40余年间著述《二十世纪中国边疆研究》《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9)》《中国边疆学构筑札记》《中国边疆学构筑论衡》《中国边疆学八题》的历程,阐论了从萌生创设中国边疆学到构筑中国边疆学的学术实践,重申了中国边疆学研究应坚持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初心;直面现实、深化中国边疆研究是边疆学人的责任担当;中国边疆学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其凝集、壮大途径和方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海外华语传承的历史经验与国际中文在地化传播郭 熙
国际中文教育有两个路向:一是海外华侨华人的母语或祖语传承,一是中文作为外语的国际传播。传承是代际的,纵向的;传播是语际的,横向的。一横一纵,构成国际中文教育的全领域。“中国话”在走出去以及随后的传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出现了大量的成功范例。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之外,中文国际传播多体现为在地化传播。回顾“中国话”走出去的历史,有助于认识华人祖语传承的“人为性”,挖掘华语传承的历史经验,给中文在地传播提供一定的启示。多年来,海外华语传承和中文在地化传播被看作两个各自独立平行的路向,近年来则又有人主张国际中文教育合流。事实上,二者应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华语传承协同国际中文在地化传播会大有可为。
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应变与植根李计伟
对于拥有悠久文明史且极其重视教育及文明教化的中华民族而言,语言传承是伴随其移居异域必然会出现的一项重要活动。南洋华侨关于祖语传承的相关论述与实践,可以从应变与植根两个方面考察。应变是流动触发的重新选择,植根是面对变化的本源性坚守。今天祖语研究的诸多核心话题,南洋华语文献均有触及。南洋华侨的祖语传承意识与理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研究、继承和发扬。
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变迁与华语传承王文豪
身份认同与语言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印尼华人身份认同因时变迁,华语传承也因此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华人保持文化认同,华语传承意识萌发,但脆弱易受影响;第二阶段,华人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国,华语传承快速发展;第三阶段,华人在族裔认同上认同华族,在国家认同上转变为认同印尼,华语传承积极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海外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对华语传承影响显著。新的语言生态下,要实现海外华人祖语保持的目标,应多路径引导华人的华族认同。
动态社会均衡:多民族互嵌社区交融的内在逻辑——以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村为例罗明军,和光翰
多民族互嵌社区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缩影,探索多民族互嵌社区民族交融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推进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本文运用动态社会均衡理论框架,以云南省贡山县多民族互嵌的丙中洛为例,从四个维度分析多民族互嵌社区和谐社会运行的内在逻辑。首先,经济发展均衡既是各民族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也是外部支持发挥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均衡推动经济共同体的形成,奠定民族交融的基础条件。其次,以目标达成为共识,实现不同群体的“公共利益”,引领多民族互嵌社区的资源优化配置,建构社会和谐的交融格局。再次,不同主体的多维度整合,有效地协调区域内外的关系要素,推动资源、利益和价值观形成合力,有助于建构民族交融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最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建构了文化维系机理,共筑“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体系,通过文化维系保持持续动态社会均衡,保证民族交融系统的秩序稳定和正常运行。动态社会均衡剖析多民族互嵌社区民族交融的内在逻辑,既为促进学术界展开深入研究民族关系提供新思路,又为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提供参考。
多民族生态文化融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郭思思,郭家骥
文章立足各民族共同开拓继承的辽阔多样生态家园和共同创造的丰富多彩生态文化,从生态文化视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探索。在以蒙古族游牧生态文化、哈尼族梯田农耕生态文化为例揭示各民族生态文化小传统,深入分析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生态文化大传统基础上,提出用理性化的天人合一理念融通凝聚各民族生态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生态文化贡献,同时造福全人类。
农村人口文化资本对数字鸿沟的影响及政策启示——基于CGSS2017数据的实证研究李建军,段忠贤
消减农村人口数字鸿沟,已成为当前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议题。从文化决定论来看,农村人口数字鸿沟的产生是文化资本因素作用的结果。基于最新的CGSS2017数据,以农村人口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文化资本对农村人口数字鸿沟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人口数字鸿沟现象在不同年龄和性别之间表现尤为凸显,而文化资本对数字鸿沟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其中,认知型数字鸿沟与制度化文化资本息息相关,主要是受教育文化程度差异所致;而应用型和技能型数字鸿沟的出现,更多的是由于具体化文化资本和制度化文化资本薄弱导致的结果。由此,可从农村“新基建”发展、农村特殊人群信息获取渠道建设和农村人口的教育文化素质方面入手,切实增强农村人口文化资本,有效弥合农村人口数字鸿沟。
基于风险效用模型的企业分层创新激励路径研究吴剑平,刘 敏,李冬森
研究表明政府在制定创新政策和激励措施时,往往忽略了创新主体主观风险偏好的不同,将不同类型主体创新风险偏好简单设定为具有统一风险偏好的企业,而没有按照创新主体风险偏好的不同进行分层激励。致使不同企业在面对相类似的政策支持、创新激励时,在激励效果上有较大的差异性。那些创新风险偏好与政策所设定偏好同频或者相似的企业,就会产生较好的激励效果,而创新风险偏好与政策设定的偏好相差较大时,激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基于此,该文运用效用理论模型,分析企业在创新中的主观效用和创新风险偏好,将其分为“创新风险偏好”“创新风险中性”“创新风险厌恶”等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创新风险偏好,为政府提供差异化的创新激励路径选择,强化创新激励的效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意愿。
中国城镇化率影响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刘林杰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面临新要求和新挑战,促进城镇碳减排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本文选取2000~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全要素碳排放效率角度,考察中国城镇化率影响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效应和传导机制,对协同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率对全要素碳排放效率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生活消费在影响产生过程中表现出差异化中介效应。在全要素碳排放效率约束下,加快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应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尊重区域发展差异,提升政策举措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究应用、不断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雅俗共赏:手工艺遗产存续形态研究吴兴帜,王稳稳
手工艺遗产作为地方人群共同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折射着人们对自然、社会与宇宙的基本认知,是一种以实用性为主的文化形态。随着文化旅游和消费社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产品逐渐从生活品走向工艺品,出现了“我者”的生活品与“他者”的艺术品形态并置,引发了手工艺遗产如何保护与传承的迷思。文章以云南大理周城白族扎染为研究对象,从“主客位”角度分析不同行为体对手工艺遗产价值认知的差异性而出现的手工艺遗产的不同形态,认为当代手工艺遗产价值是“我者”价值与“他者”价值互构的综合体,须从手工艺遗产层级一体化价值体系认知出发,理解手工艺遗产生活品与工艺品并存的意义,从而促进手工艺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活态存续。
景德镇手工艺模块链产业模式概念朱 阳
近些年来,以景德镇陶瓷手工艺为首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复兴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这种复兴并不只是工艺和样式的复兴,还是一种在国际化背景下的手工产业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的复兴。由此为本土和国际市场提供着比工业化更加灵活的生产服务,这不但满足了国内外社会日益增长的对个性化、艺术化、创意化商品和艺术品的生产制作需求,同时这也是一种农业文明中“熟人”社会关系的复兴,它的复兴不只是满足了生产方式的需求,还是一种对工业文明带来的冷漠的“陌生人”社会关系的反思。所以这样的复兴正在产生一种与工业文明并行的后农业文明模式。这种被复兴的产业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可以被称为“手工艺模块链产业模式”,这种模式并不只是存在于景德镇,甚至并不只适用于传统手工艺产区,它可能将是未来以文化为核心的非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工业城市的“后农业”式生态文明的重要产业形式之一。
“立心”对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蔡 昱
研究在崭新的存在论基础上确认了人的既具有内在超越性的自然法导向,又具有道德力量的“良心”是“生命需要-生命固有的本真驱动力(‘慈’)”,它为道德的现实化提供动力,为道德判断和道德实践提供内在的本然性的应然性的普遍尺度,为美德和规范提供价值基础,它是道德哲学和道德教育的根基。进而,“立心”,即对这种良心及其功能与表达的认识、激活和强化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性环节。上述“良心”理论、“立心”理论和“立心”这一基础和关键性环节的缺失是当前道德教育“失根”危机的根本原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版面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唯一投稿途径为云南师范大学官网学报编辑部:
https://xbbjb.ynnu.edu.cn/zsb/CN/1000-5110/home.shtml。